步态分析
步 态 分 析侯海明
一. 步态的基本情况
每个步行周期
支撑相 摆动相
60﹪ 40﹪
支撑相:从足跟着地起,经历全程放平,膝部屈曲,足跟离地等过程。
摆动相:从足尖离地至足跟着地的过程。
由于行走时一腿足趾离地之前,另一足已经着地,因此存在双足同时触地的瞬间,称为双足支撑期,每次约占整个周期的11﹪,如果没有双足支撑,反而出现双足腾空即跑步。
步态常用的几个参数:
步频:指每分钟的行动步数,成人约110-120步/分,快步可达140步/分
步幅(步长):一步移动的距离,一足足跟着地处至对侧足跟着地处之间距离,与步频 身高等因素有关,一般男性为70-75厘米
跨距:指一侧足跟前后连续两次着地间的纵向直线距离,约100-160厘米,也可用所需时间来计算
步宽:指双足足中线之间的距离
步角(足偏角):指贯穿一侧足底的中线与前进方向所成的夹角
二. 行走活动中关节与肌肉的活动
(一).足跟着地 –足放平
1.关节的角度变化:
骨盆:向前旋再向后旋4°-5°并倾斜约5°
髋关节:屈曲30°
膝关节:屈曲0°-15°
踝关节:跖屈0°-15°
2.参与活动的肌群
髋关节:骶棘肌、臀大肌、国绳肌
膝关节:股四头肌先向心性收缩以保持膝关 节伸展位,然后进行离心性收缩
踝关节:胫前肌离心性收缩,防止前脚掌在足放平时对地面的击打
(二)足放平-站立中期
1.关节的角度变化
骨盆:中立位
髋关节:屈曲30°-5°
膝关节:屈曲15°-5°
踝关节:跖屈15°-背屈10°
2. 参与活动的肌群
髋关节:臀大肌收缩活动逐渐停止
膝关节:股四头肌收缩活动逐渐停止
踝关节: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离心性收缩控制小腿前倾
(三)站立中期 –足跟离地
1.关节的角度变化
骨盆:旋后5°
髋关节:伸展0°-10°
膝关节:屈曲5°
踝关节:背屈10-0°
2.参与活动的肌群 踝关节:腓肠肌 比目鱼肌离心性收缩对抗踝关节背屈并控制小腿前倾
(四) 足跟离地-足趾离地
1. 关节的角度变化
骨盆:旋后5°
髋关节:伸展10°-中立位
膝关节:屈曲5°-35°
踝关节:跖屈0°-20°
2. 参与活动的肌群
髋关节:髂腰肌 内收大肌内收长肌收缩
膝关节:股四头肌离心性收缩控制膝关节过度屈曲
踝关节:腓肠肌 比目鱼肌 腓骨短肌 拇长屈肌收缩产生踝关节跖屈
(五) 加速期 –迈步中期
1. 关节的角度变化
骨盆:旋后5°-中立位
髋关节:屈曲0°-20°-30°
膝关节:屈曲35°-60°
踝关节:跖屈20°-10°-中立位
2. 参与活动的肌群
髋关节:髂腰肌 股直肌骨薄肌 缝匠肌 阔筋膜张肌收缩 启动摆动期
膝关节:股二头肌 骨薄肌缝匠肌向心性收缩引起膝关节屈曲
踝关节:背屈肌收缩使踝呈中立位,防止足趾拖地
(六) 迈步中期- 减速期
1. 关节的角度变化
骨盆 : 中立位- 旋前5°
髋关节:屈曲30°-20°
膝关节:屈曲60°-30°-0°
踝关节: 中立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