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老年痴呆康复是转机,照护却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

康端康复 2021-1-4 17:53 47338人围观 康复资讯

【2018全新课,赠17年课,分享可得免费题库+纸质内部讲义】2018年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初级士/初级师/中级师)专业资格考试网校培训 团购/邀请返现!

当你老了

睡意昏沉

当你老了

走不动了

炉火旁打盹

……


当你老了,有人会在你的脑中植入一块“橡皮擦”,悄悄地将你脑中的记忆清除,你开始健忘了,你开始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你开始对熟悉的一切陌生了,你甚至忘记了自己的亲人,忘记了自己……


◆ ◆ ◆  ◆ 


老年痴呆,许多老人都不想被贴上的标签,但是想要逃避却很难。

国际老年痴呆协会在2011年年报中公布的数据显示全世界痴呆病人每4 秒就会递增1例。

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2015年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有4680万例痴呆患者,其中亚洲有 2290万例。

老年痴呆症在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中发病率为4%~6%,80岁以上达到20%。随着中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老年痴呆患者也急剧增加。我国老年痴呆病人总数约有600-800万人,居世界首位,并且其数量仍在不断增加。



老年痴呆——“四大杀手”之一


老年痴呆是一种隐匿发展、慢性进行性脑姜缩、变性为主的脑部广泛退行性病变,表现出来一系列记忆障碍、判断力障碍、定向力障碍、神经精神症状等。老年痴呆主要有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以及两者并存的混合型痴呆等类型。阿尔茨海默氏病和血管性痴呆是老年痴呆中主要的两大类型,患病率占所有痴呆的90%以上。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痴呆症最主要的病理分型,约占70%。

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残疾老人,11.2%是由老年痴呆症引起,高于中风(9.5%)、肌肉骨骼疾病(8.9%)、心血管疾病(5.0%)和所有癌症(2.4%),并且老年痴呆所表现的精神行为异常与认知障碍极易对老年人的社会功能与生活能力造成无法逆转的影响,严重伤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被称为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四大杀手之一”。


康复治疗手段带来转机


老年痴呆到目前为止尚无有效控制或逆转病情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虽然对早期患者作用很好,但是由于老年痴呆病情复杂,药物治疗呈现出极大的局限性,而非药物的康复治疗手段则可以有效维持患者的认知功能,控制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老年痴呆康复的目的不是回归社会,而是控制症状和延缓疾病的发展进程,最大限度的维持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延长生命。老年痴呆康复主要包括认知功能训练与生活自理能力训练两大康复治疗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康复训练的同时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早期认知康复训练


早期认知康复训练可通过刺激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不断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还可以不同程度地促进中枢神经的修复,改善大脑皮层的高级功能和运动系统的功能活动,从而改善其认知能力和生活能力。


注意力训练


注意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交流质量,缓解精神症状,稳定患者情绪。通过做手工、玩游戏等方式对老年人进行注意力训练,在这里注意根据患者的不同特点选取患者感兴趣的训练方法。


记忆力训练


记忆力训练可帮助患者巩固远期记忆,增强近期记忆,提高认知能力,延缓记忆衰退。通过反复让老年痴呆患者识字识物识人等行为,以恢复老年痴呆患者的记忆力。也可以通过情景重现的方式,反复刺激老年痴呆患者对于事件及人物的记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坚持适度原则,患者若出现不适立即停止。在患者情绪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苏醒疗法。


定向力训练


定向力训练可有效缓解患者因定向力错误而产生不安、恐慌等负面心理。定向力包括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通过反复向患者强调关于时间、地点、人物相关的基本情况来促进患者形成记忆或常识。


生活自理能力康复训练


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会逐渐减退,无法独立完成日常活动,生活无法自理。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就是患者日常行为方式的训练,包括吃饭、穿衣、睡觉、如厕等生活日常的训练,帮助患者维持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心理康复


对早期患者进行心理康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但是由于患者病情特点,开展起来会有很大的难度。可以音乐疗法等方式来调节患者情绪,多注意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状态,更要有耐心与热情。


◆ ◆ ◆  ◆ 



对于老年痴呆患者来说,除了治疗难题之外,照护问题同样也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难题!


1、老龄化的进一步加深使照护问题更加尖锐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到2050年我国的平均寿命有望由现在的75.3岁上升到80岁,到时候中国的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全国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相应的老年痴呆患者也会上升,谁来照护问题严重。


2、 家庭照护模式与家庭结构的变化之间的照护矛盾

现如今老年痴呆照护模式主要还是以家庭照护为主,但是传统的“四世同堂”、“三世同堂”的家庭结构被打破,截止到2010年,拥有三代人的中国家庭所占比例不足18%,将近80%的中国家庭仅拥有一代或者两代人。更有数据显示,约14%的老年痴呆患者独自居住,约50%的老年痴呆患者无人照顾。


3、 照护者压力较大,普遍焦虑

由于老年痴呆患者生活无法自理,伴有肢体及意识的障碍,照护者往往忙于痴呆患者的日常照料及看护,无暇顾及自身工作与生活,面对较大的经济及精神压力,导致不同程度的焦虑。调查显示,照护者轻度焦虑占31. 45%,中 度焦虑占55. 06%,重度焦虑占13. 49%。


4、 照护者认识不足,贻误治疗

中国轻、中、重度痴呆症患者的就诊率分别为14%、25%、34% ;47%的照护者普遍认为病人的状况是自然衰老的结果。即使已经确诊,这些照料者也并没有做康复治疗的意识。


5、 专业人员缺乏

老年痴呆康复护理人才缺乏,无法满足现阶段老年痴呆患者康复护理需求。


如何缓解?


 国家支持


一是加强政策扶持,扶持老年痴呆患者家庭或者相关社会力量的发展;

二是加强老年痴呆康复护理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

三是健全老年痴呆康复护理社会保障体系,加强老年痴呆相关社会福利机构的发展。


 社会支持


加强对患者家庭的尊重与理解,开展帮扶、帮助、宣教等活动。例如定期组织康复治疗师对老年痴呆照护者进行专业知识培训等。


 科研支持


近日,来自日本和澳大利亚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开发证实了一种新型的阿尔兹海默病血液检测手段,对于疾病早期阶段检测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0%,科研的力量不容小觑。一方面加强老年痴呆疾病治疗、检测力度的研究开发;另一方面要加强老年痴呆患者康复辅助器具、可穿戴设备的开发。


探索新的照护模式


探索新的照护模式,缓解现阶段的照护矛盾。如:医院-社区-家庭全程康复护理模式,康复花园托管、社区康复照护等……


后记:

夜晚,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在院子里散步,儿子已大学毕业,在外地工作,好不容易回一趟家。

父子俩在一棵大树下,父亲指着树枝上一只鸟问:"儿子,那是什么?"

"一只乌鸦。"

"是什么?"父亲的耳朵近来有点背了。

"一只乌鸦,"儿子回答的声音比第一次大,他以为父亲刚才没听清楚。

"你说什么?"父亲又问道。

"是只乌鸦!"

"儿子,那是什么?"

"爸爸,那是只乌鸦,听到没有,是只乌--鸦!"儿子已经变得有点不耐烦了。

父亲听到儿子的回答后,没有说一句话。过了一会儿,他突然站起身,慢吞吞地走进屋里。几分钟后,父亲坐回到儿子身边,手里多了一个发黄的笔记本。

儿子好奇的看着父亲翻动着本子,他不知道那是他父亲的日记本,上面记载着父亲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父亲翻到25年前的一页,然后开始读出声来:

"今天,我带着乖儿子到院子里走了走。我俩坐下后,儿子看见树枝上停着一只鸟,问我:"爸爸,那是什么呀?",我告诉儿子,那是只乌鸦。过了一会儿,儿子又问我那只鸟,我说那是只乌鸦……"

"儿子反复地问那只鸟的名字,一共问了25次,每次我都耐心的重复一遍。很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我知道儿子很好奇,希望他能记住那只鸟的名字……"

当父亲读完这页日记后,儿子已经泪流满面了。"爸爸,你让我一下子懂得了许多,原谅我吧!"

父亲伸手紧紧的抱住自己的儿子,而满皱纹的脸上有了一丝笑容。


本则小故事来源于网络


文献参考

刘煜敏,中国老年痴呆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社会工作,2018,专家论坛:28-29

王 洋,刘佳鸿,姚 新1,老年痴呆家庭照顾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的现状研究[J].吉林医学,2018,39(2):376

何丽 ,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的康复训练[J].双足与保健,2018,3(185):17-18

范凯 ,老年痴呆的康复治疗[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8,6(4):44


编辑:彭鱼燕


原作者: 康端康复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