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康复医学网 ID:cnkfyx
年底了 又到了大家冲业绩大收尾时期 很多加班狗依然每天都在加班 一起留下来的 依然还是那个陪他度过无数次挑灯夜战时刻的 腰肌劳损 一年来 虽然收藏了无数个赶走腰肌劳损的妙招 却从未有一天真正实施 腰部一侧痛,有时又两侧一起痛,晚上加班时更痛,甚至有时候连带着骶尾部、臀外侧、大腿外侧一起痛…… 都2024年了 是时候断舍离了 腰肌劳损其实是一个很宽泛的问题,并不是单独的一块或两块肌肉的问题,包括胸腰筋膜、腰方肌、腰大肌、竖脊肌、背阔肌等肌肉和筋膜。想要知道具体是哪些肌肉受到了损伤,自然还是得从腰肌劳损的发病原因来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腰肌劳损的发病原因有很多种:积累性损伤、急性腰扭伤后治疗不当、先天畸形造成部分腰背肌代偿性劳损、小关节功能紊乱、骨折损伤、理化因素刺激等,每一种原因背后累及的肌肉都不相同,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与久坐族关系密切的腰肌劳损——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它主要损伤的是哪些肌肉? 图片来源:基础临床按摩疗法:解剖学与治疗学的结合( 第3版)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又称第三腰椎横突周围炎或第三腰椎横突滑膜炎,是腰肌劳损的一种,发病以青壮年多见,是因久坐、久站或横突周围组织急性损伤处理不及时等造成的慢性腰痛或腰臀部疼痛疾患,常影响邻近的神经纤维。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主要以第三腰椎横突尖部明显压痛为特征,疼痛可放射至大腿内侧膝平面以上,有时可放射至腹部。L3腰椎的解剖结构比较特殊,它位于脊柱前凸的顶端,居全腰椎中心,是腰椎活动的轴心。并且由于L3横突长度最长、位置最深、末端筋膜附着范围最广,并且与其周围附着的肌肉筋膜、韧带以及部分神经血管紧密相连,所以L3横突周围组织最易劳损。锁定了L3横突,我们再来了解一下附着其上的肌肉组织。L3横突周围附着的肌肉主要包括:腰大肌、腰方肌、横突间肌、竖脊肌以及由胸腰筋膜延伸形成的腹横肌与腹内外斜肌。 图片来源:基础临床按摩疗法:解剖学与治疗学的结合( 第3版)
腰大肌 腰大肌是人体运动系统中最重要的肌肉之一,它在腹股沟处连接髂肌并形成髂腰肌,是构成髋部屈肌群的主要肌肉,同样也是维持人体姿势非常重要的肌肉。其主要功能是屈曲、内收、外旋髋关节,在腰椎的灵活性和向后弯腰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腰方肌 腰方肌位于腰椎旁脊肌(竖脊肌)、腰部后筋膜和腱膜组织的深部。单侧腰方肌肌肉的功能是使脊椎横向弯曲,双侧腰方肌可以帮助脊柱伸展。除此之外腰方肌还可以在运动中维持腰椎稳定。在呼气和被动呼气时,这块肌肉还可以稳定第12肋骨。
横突间肌 横突间肌,腰椎的横突之间,起于上位腰椎横突下缘的后份,止于下位腰椎横突上缘的后份。它可以通过脊椎位置的移动提供反馈,进而维持脊椎的稳定。
竖脊肌 竖脊肌是一个肌群,分为3组:髂肋肌、最长肌和棘肌,它们的分支附着在椎骨和肋骨上,可以扩展和维护脊柱和肋骨的平衡。
腹横肌 腹横肌位于腹直肌外侧的其他腹肌深处,肌纤维水平缠绕腹部。腹横肌的起止点附着于脊柱之上,当它收缩时,可以通过增大腹压的方式稳定腰椎,在日常进行四肢的跑、跳等运动时,可以使腰椎保持正常位置关系,降低损伤风险。腹横肌还是非常重要的呼吸肌。
腹斜肌 腹外斜肌和腹内斜肌成对位于腹壁两侧,并在腹直肌两侧形成3个基层中的前两个,其纤维各自沿着外肋间肌和内肋间肌走行。双侧腹斜肌可以通过增加腹压辅助呼气,并弯曲脊柱。
可以看出这几块肌肉在维持脊柱稳定和预防腰椎受伤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这些地方的受伤势必会进一步降低脊柱腰椎的稳定性,形成恶性循环。应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找准病因是关键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论,在国外也还没有针对它的专业论述。如果把发病全部归因为其特殊的解剖结构显然不合理。人是一个整体,人体的脊柱、骨盆,甚至上下肢就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脊柱就是维持人体稳定的关键。虽然脊柱根据所在部位不同分为不同的节段,但是椎体通过其周围的肌肉、韧带相互连接,已经构成了相互协调的整体。这其中的任何一个节段受损,都有可能打破平衡,引发躯体平衡反射和姿势反射,使脊柱周围肌群和脊柱形态发生改变。故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也不能只关注病变区域,应该整体联系局部,找准失衡点,然后来应对。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减少久坐,加强腰背肌训练,提高脊柱的整体稳定性可以预防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进而避免相关肌肉组织受伤。对于该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找准病因,及时应对很重要! 参考文献 [美]劳拉・爱伦,[美]戴维・庞兹;赵文莉,吕中茜主译.基础临床按摩疗法:解剖学与治疗学的结合( 第3版)[M].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2018 叶启彬.腰肌劳损的发病机制与防治[J].武警医学,2017,28(11):1081 李振,张喜林.腰三横突综合征发病机制分析腰三横突综合征发病机制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0(5):63 张普,赵继荣,师宁宁.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临床研究现状[J].亚太传统医药,2019,15(9):164-165 编辑:申卫红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