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理想与现实之间,常常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康复行业也是这样 知道真相的康复治疗师落差不是一点点! 说起康复的发展前景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康复需求巨大: 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发布的《2022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2022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8004万人,占总人口的19.8%。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中国残疾人总人数为8591.4万人,占总人口的6.16%。 《中国防治慢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数据显示,中国慢病人口已经超过3亿,约占总人口的23%。 2020年6月,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的数据显示,中国是全世界康复需求最大的国家,共计4.6亿人次。 而现实是怎样呢? 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2020年接受康复医疗的患者仅为0.46亿人次。仅有十分之一的中国患者正在接受康复治疗。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主要来源于公众对康复的知晓率太低。 我国康复医学起步晚,宣传普及不足,大众对康复的知晓率低,卫生系统自身对康复医学的认识也比较模糊。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530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9.2%,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8.8%,其中人均医疗保健费用支出1835元,增长15.0%,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9.4%。 随着大健康时代的到来,居民开始更积极地关注和干预个人健康。搜索平台大数据显示,在2022年,预防式健康类需求同比增长35%。也就是说公众越来越愿意为健康花钱。那为什么公众却不愿意为康复治疗花钱呢? 现在有一个尴尬局面是康复物价收费低,但患者依然觉得贵。一方面我国目前医保体系所覆盖的康复项目较少,医保报销比例不足。并且针对康复项目的报销通常有比较多的限制,其中凸显的问题是医保报销周期短。另一方面,康复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多数患者而言,长期接受康复治疗的经济负担导致他们接受系统性康复治疗的医院较低。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群众对健康质量要求的增高,医疗模式也逐渐从“治病”转向以“健康”为中心,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康复医学在医疗、科研、教育等领域取得长足进步,已经从一门新兴学科发展为朝阳学科。 实际情况是虽然国家颁布众多政策促进康复医学发展,但当前落实相对落后,综合医疗机构康复科室建设投入不足。大部分医院的康复医学科不被重视,发展不容乐观,被视为边缘科室。 2021年度国家康复医学专业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质控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分别有57.92%、80.44%和53.92%综合医院的床配医师、治疗师和护士数未达到2011年原卫生部颁布的《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多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屡次出台关于卫生紧缺专业的人才规划发展的相关政策,包括康复在内的多个科室被国家和各省市划分为紧缺类别。 但是为什么还有康复治疗师却认为市场饱和,找不到心仪工作呢? 随着近几年康复治疗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增多,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康复人才短缺的局面。但是高层次康复技术人员严重缺乏。 2018 年厦门市对设有康复医学科的二级以上13家医院进行调查,康复治疗师96名,其中高级职称0人。 2021 年深圳市调研 2321 位康复工作人员,结果显示仅 15% 为硕士以上学历,本科及大专及以下占比达 85%。 作为康复治疗师的你 在现实中还有哪些落差? 【留言说说吧】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抢报http://cnkf.cn/mr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