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于1998年正式确立了10月20日为世界骨质疏松日,旨在提高全球对骨质疏松症和代谢性骨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认识,2020年世界骨质疏松日中国主题是“强健骨骼,远离骨折”。
2018年中国居民健康大数据显示,预计2050年我国老龄化将达到30%比例,骨质疏松症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7位,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56%,女性发病率更高达60%~70%。
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以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具体可以分为三大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发生的一种生理性退行性病变;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由疾病或药物等因素导致的骨质疏松; 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8-14岁的青少年或成人,多伴有家族史,女性多于男性,女性妊娠及哺乳期所发生的骨质疏松也列入此类别。
骨质疏松症的症状有哪些?
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最多,占疼痛患者的70%-80%。仰卧、坐位时减轻,久坐、弯腰时加重。
身高缩短,背屈加重。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受压缩,椎体每缩短约2mm,身长平均缩短约3cm。
图片来源:Pixabay
通过回答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骨质疏松症风险1分钟测试题,可以快速得知是否存在骨质疏松的风险。
“骨质疏松”与“骨质疏松症”是一回事吗? “骨质疏松”与“骨质疏松症”虽然仅一字之差,但含义却不尽相同。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代谢性骨病,其骨密度降低必须达到规定标准:即与正常成年人的最高骨量相比,降低2.5个标准差(SD)才可诊断为“骨质疏松症”。 降低1个但未达到2.5个标准差时,只能称作“骨量减少”。很多中老年人确实存在骨质疏松,但严格来说属于“骨量减少”的范畴。
骨质疏松 | 生理性退化范围,骨的退化过程和现象 | 骨量减少,骨强度降低,不一定有临床症状或骨折发生 | 达到诊断骨质疏松低骨量标准 | 骨质疏松症 | 病理状态 | 出现全身骨痛症状或伴发脆性骨折等临床征象 | 符合诊断骨质疏松的低骨量标准
|
警惕!年轻人也会得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同样需要注意。25岁左右,机体骨量逐渐达到骨峰值,并趋于稳定。随着年龄的增加,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功能失衡导致骨代谢失衡,骨吸收加快,骨形成减少,最终造成骨吸收远大于骨形成,骨净量丢失。 快节奏且不规律的现代生活,使得人们的运动量越来越少,因运动量不足而导致的骨质疏松呈明显上升趋势,使其不再是老年人特有的疾病,年轻人同样需要注意,预防工作应提早开始。
锻炼对防治骨质疏松具有积极作用
保持正常的骨密度和骨强度需要不断地运动刺激,缺乏运动就会造成骨量丢失。体育锻炼对于防治骨质疏松具有积极作用。如果不注意锻炼身体,出现骨质疏松,肌力也会减退,对骨骼的刺激进一步减少,这样不仅会加快骨质疏松的发展,还会影响关节的灵活性,容易跌倒,造成骨折。
图片来源:Pixabay
跌倒是导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而核心稳定性下降,平衡能力降低是发生跌倒的重要原因之一。核心稳定性训练和髋关节稳定训练是预防骨质疏松症患者跌倒的有效康复干预方案,通过调节深层小肌肉群和髋关节的定来实现脊柱稳定功能和躯干的控制能力,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避免跌倒的发生。
椎体压缩骨折、脊柱变形、不良姿势而导致的慢性腰背疼痛,或由于长期卧床导致的肌肉萎缩、关节活动受限、运动功能低下等,均可通过运动疗法取得良好效果。除了康复治疗师的手法治疗以及一系列物理因子治疗外,患者还可进行自我训练。 对于骨质疏松患者,除了上述建议外,还应注意户外运动安全,多晒太阳,同时不吸烟、少饮酒、咖啡、浓茶和碳酸等饮料。
【本文参考文献】 郭飞. 骨质疏松防治八误区[J]. 江苏卫生保健, 2017(11):27-27. 金剑. 防治骨质疏松9大误区[J]. 江苏卫生保健, 2015. 王建华. 骨质疏松认识误区[J]. 江苏卫生保健, 2015(3):12-13. 马远征, 王以朋, 刘强, et al. 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8)[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9(1). 薛鹏, 李玉坤. 2017年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解读[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8(1):1-6.
编辑:石亚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