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块肌肉容易紧,哪块容易松,你都知道吗?这里告诉你全部

0
回复
714
查看
[复制链接]
来源: 2021-9-8 16:24:56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点击↑↑↑蓝字 关注运动康复 ID:cnydkf 
商城 直播 课堂 培训 招聘 特价

运动|产后|儿童|神经|解剖等好课 http://cnkf.cn/kfk

枫叶之国话康复 ID fyzghkf123


正常姿势曲线

刚出生时,整个脊柱呈前屈状态。该曲线称为原发曲线(Primary curve)。3个月时,婴儿开始抬头,从而出现继发性颈椎前凸曲线(lordotic curve)。6-8个月时,婴儿开始坐起和走路,从而出现继发性腰部前凸曲线。18个月之前,膝部呈内翻(varus orientation)状态。18个月之后到3岁,膝部开始出现外翻(valgus orientation)。在6岁之前,膝部通常都是直的。对于孩子而言,腰椎前凸越来越明显甚至出现过度前凸(Hyperlordosis)都是正常的(Magee,1992;Kendall, McCreary, 1983)。


姿势失衡理论

骨骼可以看成是一块一块由韧带和筋膜互相连接搭起的积木。肌肉可以移动和稳定骨骼。保持肌肉长度和力量,筋膜张力和关节活动度的相对对称对于维持骨骼肌肉系统的全面功能(当然包括姿势)至关重要。


姿势不良(postural dysfunction)可以是功能性(functional)也可以是结构性(structural)。功能性姿势改变是指软组织(例如肌肉,筋膜和韧带)出现适应性的缩短或拉长。因为改变发生在软组织内,所以此类姿势不良可以调整。治疗师能够在治疗中通过拉伸或缩短相应的软组织来调整姿势,患者也可通过改变姿态来主动调整姿势。结构性姿势改变是指骨骼因为病理原因发生了形状改变。例如,脊椎呈现锲形。治疗师或者患者自我调整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结构性变化。但是,软组织也因适应骨骼变化而出现变化,因此针对软组织部分,治疗师仍然能给与治疗以缓解软组织问题。


在过去,脊柱功能性曲线曾被称为Arvedson’s I度曲线。细微的骨骼改变称为II度曲线,而严重的骨骼改变则被称为III度曲线(Wale, 1980)。


根据肌肉对于姿势不良的反应可以分为2类,即姿势肌(postural)和相位肌(Phasic)(图1)。骨骼肌由两种不同的主要肌纤维组成,一是慢纤维(slow twitch)或I型纤维,二是快纤维(fast twitch)或II型纤维。姿势肌含有较多的慢纤维,不太容易疲劳(通常需要数百次的收缩后才出现疲劳),对于应力或废用的反应通常是缩短。而相位肌含有较多的快纤维,容易疲劳(有时几次收缩后就出现疲劳),对于应力和废用的反应通常是乏力(Dvorak, 1990; Neumann,1989)。


姿势肌主要保持身体挺拔的姿势,为此常常需要良好的耐力(Endurance)。相位肌主要负责运动,速度是最重要的。虽然大部分的肌肉同时具有这两种能力,但通常是某一种能力占主导。一些研究表明特定地使用某块肌肉可以改变两种不同纤维的比例。例如,马拉松运动员的股四头肌中慢纤维比例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从而保证马拉松运动员的足够耐力(Dvorak,1990)。


姿势不良时,一旦确定了肌肉类型,那么就可以确定其是紧张还是乏力。例如,胸肌属于姿势肌,那么在姿势不良时,它就表现为缩短。菱形肌(Rhomboid)为相位肌,那么在姿势不良时表现为乏力。由这两类不同类型肌肉组成的肩袖肌群失衡可导致肩部前伸(protraction)以及胸椎过度后凸。

图1 主要的姿势肌和相位肌


主要的姿势肌(图1)

腓肠肌(gastrocnemius), 比目鱼肌(soleus), 股直肌(rectus femoris), 股二头肌(biceps femoris), 半膜肌(semimembranosus),半腱肌(semitendinosus), 耻骨肌(pectineus), 内收肌群(the adductors), 阔筋膜张肌(tensor fascia lata),梨状肌(piriformis), 髂腰肌(iliopsoas),腰方肌(quadratus lumborum), 竖脊肌(erector spinae), 多裂肌(multifidi), 回旋肌(rotatores), 膈肌(diaphragm), 肋间肌intercostals (Zadai,

1992), 胸大肌(pectoralis major), 上斜方肌(upper trapezius),肩胛提肌(levator scapulae),胸锁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 以及腕部和肘部屈肌(wrist and elbow flexors) (Neumann, 1989; Janda, 1984; Lewit 1993).


主要的相位肌(图1)

腓骨肌(peroneals), 胫前肌(tibialis anterior), 股外侧肌(vastus lateralis), 股内侧肌(vastus medialis), 臀大肌(gluteus maximus), 臀中肌(gluteus medius), 臀小肌(gluteus minimus),腹直肌(rectus abdominus), 菱形肌(rhomboids), 下斜方肌(lower trapezius), 中斜方肌(middle trapezius), 前锯肌(serratus anterior)以及腕部和肘部屈肌(wrist and elbow extensors) (Neumann, 1989; Dvorak, Dvorak, 1990).


其中有些肌肉的分类仍存在分歧。例如,有学者认为斜角肌属于姿势肌(Neumann, 1989; Lewit 1993; Dvorak, Dvorak, 7990),有学者则认为是相位肌(Janda,1984)。腹内斜肌和腹外斜肌也被认为是相位肌(Janda, 1984; Neumann, 1989)或姿势肌(Lewit 1993)。


姿势不良的另一块重要内容是肌肉的松紧概念(tight-loose concept)(Greenman,1989),该理论认为肌肉的紧张导致不对称,而肌肉的松弛则加重不对称的加剧。紧张或松弛是因为反射反应以及生物力学机制所致。例如主动肌紧张可交互抑制拮抗肌。这是因为肌肉和覆盖其上的肌膜连接非常紧密,若覆盖主动肌的筋膜非常紧张,则造成肌肉缩短。而覆盖拮抗肌的筋膜则相应地松弛。从生物力学机制来看,肌肉和筋膜损伤后可因为瘢痕组织和黏连形成而导致缩短。职业相关的某些姿势也能造成某些筋膜和肌肉缩短,而另一些筋膜和肌肉则松弛。


这些被改变的肌筋膜之间的关系可影响身体局部也可影响身体远处,这不仅仅取决于肌肉,还取决于神经和血管支配(Basmajian, Nyberg, 1993)。


然而,松紧概念中的所谓肌肉松弛也是相对的,当你触诊相位肌时,通常你会感觉到它们很紧。肌肉可以无力或者拉长,但仍很紧,这是因为这些肌肉通过提高紧张度来试图避免更进一步的姿势失衡。例如,脊柱凸侧(convex)竖脊肌的活动度和紧张度均升高,这是因为竖脊肌试图阻止脊柱进一步弯曲(Robin,1990)。


另一个描述姿势不良的理论是肌肉的向心性(shortening)收缩或离心性(lengthening)收缩。以脊柱过度后凸为例(hyperkyphosis),胸大肌和胸小肌表现为向心性活动,也就是说缩短和收缩。而菱形肌和中斜方肌表现为离心性活动也就是拉长和收缩(St.John, 1994)。

姿势性疼痛

仅由姿势或体位引起的疼痛见于30岁及30岁以下人群,通常发生在久坐和不运动的人群中(Boyling, Palastanga, 1994)。疼痛常表现为间歇性。受累组织受到外界应力影响越频繁,疼痛的出现也就越频繁。因此,疼痛通常在一天的工作结束时最严重。当体位改变后,疼痛将会减轻或者消失。治疗师很难通过单纯的触诊来判断一块紧张肌肉是缩短和紧张还是无力,拉长和紧张。也很难判断肌肉疼痛是因为缺血还是因为持续性的拉长。当你制定治疗计划时,不能仅依靠疼痛局部区域的症状,这非常重要。比如脊椎过度后凸,拉伸已经疼痛以及已处于拉长状态的菱形肌,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使得姿势不良更加糟糕。因此,治疗师不仅需要运用铅垂线(plumb line)和测角器(goniometer)进行姿势评估而且应该对受累肌肉进行肌肉长度测试。只有这样,治疗师才能对患者的肌肉和软组织进行正确治疗。

姿势不良时软组织治疗的总原则

治疗姿势不良所致软组织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先拉伸缩短肌肉,然后锻炼乏力肌肉。如果先对乏力和受到抑制的相位肌进行肌力训练,那么缩短的姿势肌和筋膜将会阻止相位肌重获充分的肌力。


治疗师在治疗中运用筋膜技术,关节松动,等长收缩后放松以及激痛点技术等完成了大部分的肌肉拉伸和松动工作。大部分的肌力训练可以要求患者在自己家中完成。


记住,没有一个人是完全对称的。或许有人一侧肩部稍高于另一侧或者一侧骨盆高于另一侧但并没有任何疼痛症状,这是因为身体已经能够成功地适应某些失衡。只有当外界应力(如活动,压力)超出了组织承受能力,身体的适应能力已不能胜任才出现疼痛。无痛性身体不对称无需纠正。换句话说就是,东西没有坏,就先不要修。



合作/投稿 手机/微信/QQ/支付宝号:15313343001 (←长按复制)

关注 康复医学网微信号:cnkfyx

商城 直播 课堂 培训 招聘 特价

极具价值的《肌肉测试与功能 : 姿势与疼痛  》

点 http://cnkf.cn/jrcsygn 购买

http://cnkf.cn/shop 康复商城更多好物!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

阅读原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康复医学网(www.kfyx.cn)中国权威康复|养老|健身|养生|健康门户 微信公众号:cnkfyx,欢迎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